全国

热门城市 |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

华北地区 |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

东北地区 | 辽宁 吉林 黑龙江

华东地区 |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

华中地区 | 河南 湖北 湖南

西南地区 |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

西北地区 |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

华南地区 | 广东 广西 海南

  • 微 信
    高考

   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

    (www_gaokao_com)
   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

首页 > 高考总复习 > 高考知识点 > 语文高频考点 > 2020高考语文高频考点:辨析与修改

2020高考语文高频考点:辨析与修改

2020-02-18 09:36:46高考网整理



  2020高考即将开战,你准备好了吗?高考网小编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频考点,供大家参考阅读!

  一、考纲要求——辨析与修改

  考纲对“病句修改”这部分要求“辨析并修改病句”,并且明确规定了病句的6种类型:语序不当、搭配不当、成分残缺或赘余、结构混乱、表意不明,不合逻辑。

  考纲这一要求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内容:

  一是辨析病句,一是修改病句。

  辨析病句,是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,是修改病句的前提。只有辨析清楚,才有可能对症下药,对病句进行正确的修改。对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。

  修改病句,是辨析病句的最终目的。在高考中,对修改病句的考查更多的是采用主观性试题,要求考生自己动笔修改。

  应该指出的是:在实际考查中,辨析和修改病句,常常与词语及标点的使用以及消极修辞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。

  二、考点解析

  1.语序不当

  所谓语序不当,是指词语或句子的先后顺序错乱,从而造成文理不通的毛病。

  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:

  ①句子成分次序不当

  ②词序不当

  ③分句次序不当

  ④主客体颠倒

  请看以下例句

  例1 这是三本我买的精美的很有教育意义的中文小说。

  解析:本句定语的顺序不当。正确语序应该是:这是我买的三本很有教育意义的、精美的中文小说。“我买的”,表领属性词语;“三本”,数量短语;“很有教育意义的”,动词短语;“精美的”形容词短语;“中文”,表性质的名词。

  例2 他把红烧肉没有做好。

  解析:本句状语的顺序不当。正确的语序是:他没有把红烧肉做好。“把”字结构做状语时,要放在否定词后面。

  例3.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发展、运动、变化,语言也是这样。

  解析:词序不当。“发展”“运动”“变化”,三个词语之间,首先应该是“运动”,由运动引起“变化”,有变化才能“发展”。因此,正确的语序应该是“……永远在那儿运动、变化、发展……”

  例4.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,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,不回来了。

  解析:关联词语位置不当。在复句中,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时,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面。这句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“……才知道你由于正忙着……”这是1992年高考第4题的A项,是作为正确选项出来的。但由于试题编制者的疏忽,也造成了语病。

  例5 为支援灾区人民,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,也要自己吃玉米面。

  解析:复句分句颠倒。正确的说法应该是“……宁愿自己吃玉米面,也要献出大米。”

  例6 他从小在这长大,这里的山山水水,对他太熟悉了。

  解析:主客体颠倒。应该把“对”提到“这里”前面。

  2.搭配不当

  所谓搭配不当,是指几个词在用作句中相关成分时,意义上不能互相搭配。

  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形:

 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。

  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。

  ③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

  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

  请看下面例句:

  例1.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葬于谷内西北坡上。

  解析:主谓搭配不当。“陵墓”不能“葬”,应改为“建”。

  例2.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,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、时间和出席人员,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。

  解析:动宾搭配不当。“安排”会议内容、时间等还可以,“安排”“问题”就不妥当了。这是1995年高考第7题的A项。

  例3.他打量着闯王带着谦逊微笑的英明面孔。

  解析:定语中心词搭配不当。“英明”不能修饰“面孔”。

  例4.在他旁边,横眉立目地站着两个持枪卫兵。

  解析:状语中心词搭配不当。“横眉立目”不能修饰“站”。

  例5. 在这次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,关键在于刻苦用功。

  解析:一面两面搭配不当。前面“能否”着眼于两个方面,后面却只从“刻苦用功”一方面说,显然就不合适了。

  例6.畅销全国的金龙牌补脑液不愧为中成药验方。

  解析:主语宾语搭配不当。“补脑液”不能是“验方”。

  3.成分残缺或赘余。

  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,指句子的主、谓、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、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,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罗嗦。

  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:

  ①残缺:缺主、谓、宾语;缺必要的修饰成分,附加成分。

  ②赘余:主、谓、宾语多余;修饰成分,附加成分多余。

  ③请看下面例句:

  例1.经过志主任再三解释,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,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。

  解析:主语残缺。这是1992年全国高考题第4题的D项,因为多用了一个介词“经过”,使得原句主语变成了状语,造成主语残缺。

  例2.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,加速发展养猪事业,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。

  解析:宾语残缺,这是1997年高考第6题的A项。句中“推广”的宾语应该是“经验”,而不应是“喂猪”;在“喂猪”后面加上“的经验”句子就通了。

  例3.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,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。

  解析:谓语残缺。“建立与加强”的宾语是“制度”,而不可能是“工作”。这样,只有在“建立”前加上“完成”一词,句子才通顺。

  例4.今天,市里不少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。

  解析:谓语重复。“莅临”就是“来”。

  例5.经过广泛的讨论,反复的修改,新的奖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。

  解析:介词多余。“诸”在这里本来就有“之于”的意思,再加上介词“于”,就重复了。

  4.结构混乱

  所谓结构混乱,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在一起说,造成语句不通顺。

  常见的结构混乱的句子主要有以下两种:

  ①句式杂糅

  ②前后脱节

  请看以下例句:

  例1.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、板兰根、草河车配制成的。

  解析:句式杂糅。实际上这句话是由两句话拼接成的,可改为“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、板兰根、草河车。”也可改为“感冒退热冲剂是大青叶、板兰根、草河车配制成的。”

  例2.他们本着保证质量、降低成本为原则,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。

  解析:前后脱节。前面如改成“本着……的原则”或改为“以……为原则”,前后两个分句语脉就流畅了。
 

[标签:高频考点 高考语文]

分享:

高考院校库(挑大学·选专业,一步到位!)

高考院校库(挑大学·选专业,一步到位!)

高校分数线

专业分数线

高考关键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