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

热门城市 |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

华北地区 |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

东北地区 | 辽宁 吉林 黑龙江

华东地区 |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

华中地区 | 河南 湖北 湖南

西南地区 |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

西北地区 |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

华南地区 | 广东 广西 海南

  • 微 信
    高考

   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

    (www_gaokao_com)
   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高考总复习 > 高考知识点 > 高考化学知识点 > 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——奥拉(图)

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——奥拉(图)

来源:高考网 2009-09-02 17:16:10

[标签:化学]

    奥拉(George Andrew Olah),美国有机化学家,1927年5月22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位律师家庭,中小学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。大学就读于布达佩斯技术大学(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udapest),在Geza Zemplen教授的指导下,从事有机化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,于1949年获得博士学位,时年仅22岁,从此正式步人有机化学生涯。1956年奥拉移居加拿大,在道化学公司(DowChemical)任资深化学研究员。1957年迁居美国,继续在该公司任职至1964年。1965—1977年奥拉在Case Western大学任教授,1977年至今,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(Universityof Southern California)任讲座教授,并为该大学的Locker碳氢化合物研究所创建人之一,现任所长。奥拉对碳正离子的早期研究工作是1957年开始的,碳正离子化学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奥拉对碳正离子的研究贡献,不仅在实验方面,更重要的是他在1972年提出碳正离子的系统新概念。根据这个概念,所有碳正离子(Carboeation)分为两类:第一类是三配位碳正离子,中心碳原子为sp2杂化轨道称为Carbeniumion,即通常所称的经典式碳正离子如CH+3第二类为五配位(或更高配位)碳正离子称为Carboniumion,有人也称为非经典碳正离子。这类碳正离子不能用两电子、两中心的成键理论来解释,但可以用三中心(或多中心)、两电子的理论来解释,其中处于桥键位置的碳原子的配位数高于通常的价键数如CH+5。正是奥拉对碳正离子研究的贡献,他为此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。此外,奥拉还把超强酸——碳正离子广泛用于研究碳氢化合物的新反应,开拓了在超强酸介质中进行许多有机化学反应的新领域。尤其是烷烃化学,在超强酸介质中,它可以进行氧化、卤化、硝化等反应,而且有很高的收率和很好的选择性,具有应用价值。奥拉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、合成方法、合成试剂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。

收藏

相关推荐

高考院校库(挑大学·选专业,一步到位!)

高校分数线

专业分数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