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

热门城市 | 全国 北京 上海 广东

华北地区 |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

东北地区 | 辽宁 吉林 黑龙江

华东地区 |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

华中地区 | 河南 湖北 湖南

西南地区 |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

西北地区 |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

华南地区 | 广东 广西 海南

  • 微 信
    高考

    关注高考网公众号

    (www_gaokao_com)
    了解更多高考资讯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高考总复习 > 高考知识点 > 高考历史知识点 > 09高考历史知识点汇编:三次工业革命

09高考历史知识点汇编:三次工业革命

来源:高考网 2009-04-28 11:05:01

[标签:高考 历史]

 

第一次工业革命

第二次工业革命

第三次科技革命

时间

18世纪60年代开始

19世纪70年代开始

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

前提

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

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

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

条件

①资本:海外贸易、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

劳动力:圈地运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

技术:工场手工业积累丰富生产技术知识

市场:海外市场不断地扩大

资本: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,积累了大量的资金

②技术: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

③市场:德、意、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;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,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

①理论基础: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

②物质基础:具备一定的物质、技术基础

③社会需要: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

主要

成就

1765年哈格里斯夫发明“珍妮纺纱机”;

棉纺织业出现骡机、水力织布机;

采煤(煤炭成为重要能源)、冶金行业也出现机器生产;

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,人类进入“蒸汽时代”;

工厂出现;

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;

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;

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火车成功;

19世纪后,美国涌现新的发明:轧棉机、缝纫机、拖拉机、轮船,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方法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电力的广泛运用:19世纪出现一些电气发明;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;70年代可用发电机问世;电灯、电车、电影放映问世

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:19世纪七八十年代,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;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;80年代,德国人卡尔·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(石油成为重要的能源)

新通讯手段的发明:19世纪70年代,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;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无线电报成功

化学工业的建立:1867年诺贝尔研制成功炸药;80年代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;80年代塑料、人造纤维等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

(注意:第二次工业革命中,一些老工业部门也有新发展,如冶金、造船、机器制造业,特别是钢铁工业)

原子能技术、航天技术、电子计算机、人工合成材料、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。1945年美国,原子弹爆炸;1946年美国,电子计算机诞生;1947年美国,晶体管问世;1954年苏联,第一座核电站建成;1957年苏联,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;1960年美国,激光器出现;1961年苏联,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环绕地球一周安全返回地面(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)

1969年美国,“阿波罗11号”登月;1972年美国,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;1977年,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;1981年美国,第一架航天飞机升天;1996年英国,克隆羊“多利”成功;1999年美国,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;2000年美、日、法、德、英、中,公布人类基因工作草图

特点

①技术发明来源于实践经验,科学与技术还没有真正结合

②首先发生在英国,后来扩展到其它欧美国家

③各个部门、环节相互促进

④首先从轻工业开始

①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开始紧密结合

②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

③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

①科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更为重要,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

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,相互促进

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(注意发展趋势)

 

 

第一次工业革命

第二次工业革命

第三次工业革命

 

生产力

大机器生产出现,人类进入“蒸汽时代”

生产力快速发展,人类进入“电气时代”

人类进入“电子时代”、“信息时代”、“太空时代”

 

社会

关系

近代两大对立阶级——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,资本主义制度在更多国家确立

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,产生垄断组织,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

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:第三产业比重上升,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对科技的投入与研究,人们生活也发生变革

 

国际

政治

格局

极大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,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;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;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,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,同时也给落后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

东西方联系密切,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,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、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

世界政治多级化的趋势加强

 

国际

经济

格局

英国“世界工厂”的地位确立,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;东方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,开始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

帝国主义国家加强了对落后地区的资本输出,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;刺激了东亚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

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,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;东西方的联系更加密切,出现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,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差异,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

 

对中

国的

影响

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,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

②近代工业产生

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

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,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,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

②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

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

①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中国的敌视、封锁、包围以及国内政治、经济的左倾错误的干扰,致使中国一度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

②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内、国外环境下,中国在原子能、航天技术、分子生物等领域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,中国打开大门,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,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,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特别提醒:20世纪70年代以前,三次工业革命均未对中国的经济现代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,其原因是: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时,中国处于鸦片战争前夕,清政府闭关锁国;鸦片战争后,洋务派虽然学习西方科技,创办近代企业,但没有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。第二次工业革命时,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,中国政局动荡不定,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,但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。第三次科技革命时,国内长期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和“左”倾错误不断发展;国际长期受到资本主义阵营的孤立、封锁、包围。

收藏

相关推荐

高考院校库(挑大学·选专业,一步到位!)

高校分数线

专业分数线